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建设能把握文化灵魂
点击量:发布时间:2019-10-30 17:27作者:北京飓马文化墙制作
当下,不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都是雷同化、格式化、碎片化,只是简单地“拿来”,肤浅地复制,很少能体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真正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握文化灵魂,汇聚师生智慧,融合历史地域资源,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力争做到“环境养眼、内涵养神、人文养心”。
首先,校园文化需要“环境养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要“让墙壁会说话”。其实,“墙壁”代表的正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硬件设施或环境建设。
当然,“养眼”的校园文化不在于好看。那种千篇一律的电子幕墙、图片及标语除非不可替代,一般情况应尽量回避。同时校园文化也不在于字词的眼球效应,校训和校歌要力求简单化、明白化、通俗化,入耳更入心。校园文化不是外在可见的标语口号那么简单,真正的文化是自觉行为背后的思想浸润和文化积淀,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


其次,校园文化需要“内涵养神”,学校内涵是什么?说白了主要是校园人文环境,而人文环境的营造,不是“打补丁”,不只是停留在对环境表面的打扮。更重要的是,学校师生要具有人文理念、精神和素养,这就要求学校全面开齐开足课程,不断提高体、音、美、劳等学科教育质量,不至于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成为一句空话。但是,如今的一些乡村学校,“美术课,随意画;音乐课,自己唱;体育课,鸭子放”,而在一些城市的所谓重点学校,许多课程更多地停留在课表层面,这种文化如何“养神”?
再次,校园文化需要“人文养心”。明代王守仁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通过“养心”以达到润其身、恒其志、贵其德。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学校将一些建筑物做了富含哲理的命名,给“死”建筑以生气和灵气,寄托了师生的教育追求和人生态度。有些校园打造的书香广场、文化长廊颇具情趣,师生身在书香花海中,满眼书香,满心书味,久而久之,行为多见斯文。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养心”即是学校教职员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个故事,一个道理,可塑造孩子的人生;一句话,一种思想,让孩子收获未来。校园文化要达到“人文养心”,除了外显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建设,还要注重文化软环境建设,比如校长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总之,有品质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静水流深,既美观又深具自然气质,能够激发身处其中的人通过敏锐的情感体验自然的氛围,达到“不言而教”的良好效果。


看过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建设能把握文化灵魂的用户还关注过以下形象墙设计: